六月的呼和浩特,天空湛蓝、白云悠悠、阳光明媚、碧草青青。不少市民晒出家门口的绿意花红、蓝天白云,描绘出一座生态之城的幸福模样。
一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都是呼和浩特市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也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答卷。数据显示,年呼和浩特市全年优良天数达到天,达标比例为80.%。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标准的水体比例为75%;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达标;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在路上。按照市政府《呼和浩特市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实施方案》要求,市生态环境局逐项分解指标、层层传导压力、切实压实责任,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多措并施,每周调度一次污染防治攻坚任务进展情况,不断强化企业扬尘、VOCs管控,加强碳排放管理,积极推进燃煤锅炉、散煤燃烧、城市扬尘等管控,保证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让首府百姓享受到更多的蓝天。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为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力解决城市生态污染问题,努力重塑百姓生活环境。重点整治了燃煤散烧、小锅炉、城市扬尘污染、秸秆焚烧、烟花爆竹、工业企业监管等治理。
有行动就有改变,呼和浩特市的蓝天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去过很多城市,最喜欢的还是大呼和的蓝天和阳光。”市民杨女士说,抬头看天,任何角度看上去都是一片赏心悦目。
年,呼和浩特市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头戏,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生态考核指标稳中趋好。截至6月5日,在沙尘天气同比增加21天的不利条件下,全市优良天数天,同比增加16天,达标率82.1%,同比提高10.8个百分点。依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最新数据排名,呼和浩特市优良天数比例位居全区第6位,较年年末上升了5个位次。
根据监测显示,大气六项污染物同比全部下降并实现了5项达标。其中:PM2.5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微克,降幅44%;二氧化硫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微克,降幅25%;二氧化氮浓度为27微克,同比下降8微克,降幅2%;PM10浓度为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微克,降幅19.6%;一氧化碳浓度为1.7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毫克,降幅4.%;臭氧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降幅5.4%。
如今,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家、工业炉窑46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50家、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4台,实施清洁取暖改造6.82万户,淘汰燃煤小锅炉台,削减散煤21万吨,采暖期大气污染突出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臭氧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突出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工程,市区污水处理能力达52万吨/日,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积极推进“雨污分流”,不断补足污水处理短板,建成污水管网公里、雨水管网公里。着力保护饮水安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15年%达标。建成区7处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治理,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由年的75%提升至年的%,大入黄断面水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全市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布设土壤国控监测点位90个;持续推动涉重企业减排,三联金山化工、三联化工股份公司减排工程顺利完成。全市所有地下油罐完成防渗改造,12个行政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位居全区前列。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期间群众举报的件环境问题全部办结;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件群众举报问题已全部办结。煤灰粉尘污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相继建成57个空气质量微型站、15个高空视频、59套企业在线监控设施、58套餐饮油烟监控、50套氨逃逸设施、套油气回收监控、套汽修行业监控、5台无人机、14套机动车尾气遥感。
从前些年的扬尘大、雾霾,到如今的碧空如洗、空气清新,这嬗变的背后是首府上下矢志不渝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交出的精彩答卷。
蓝天在增多,河流在变清,绿色在扩展,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不断提升!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进一步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呼和浩特市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苏日娜)
点赞发长微博相关阅读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五项措施助力蓝天保卫战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强化措施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大气污染专项督查行动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大气污染检查专项行动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对托克托县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研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