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见妻子出轨,时年35岁的田某某掏出匕首捅向妻子的“情夫”,致其死亡。田某某由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逃亡生涯,期间改名换姓为孟某某,还开了一家轮胎店。2月2日,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处向媒体通报了,藏匿15年“漂白身份”命案逃犯在内蒙古落网的始末。

今年年初,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处按照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辖区治安清查管控力度,通过现场检查、网上核查等多种手段,对辖区铁路沿线5公里范围内的店铺及人员开展滤网式排查。工作中,民警发现一名叫孟某某(49岁,贵州省织金县人)的男子驾驶证照片似曾相识,出于公安工作的敏锐性,民警立即对该男子信息做进一步核查。

经过比对,民警发现孟某某的驾驶证照片与身份证照片差别很大。民警随即对孟某某照片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孟某某驾驶证上的照片与贵州省织金县公安局上网的命案在逃人员田某某(男,50岁,贵州省织金县人)面部特征极为相似。经多方验证,民警了解到孟某某本人近几年都在贵州老家活动,那么这个身在内蒙古的“孟某某”极有可能就是逃犯田某某掩人耳目的“假身份”。

获此线索后,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处领导高度重视,责令有关部门深度研判,并开展前期外围调查工作。通过对海量数据逐一筛查,孟某某使用过的快递信息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一个名为“XX轮胎店”的收件人几年前频繁从网上汽修店购买一些产品,民警推测目前田某某职业为补胎烫胎,极有可能就在当地汽修店工作。

民警根据快递上收件的电话联系,显示该号码已成为空号。之后,民警赶到当年的收货地址,店面也不复存在。通过多天挨家挨户的走访询问,民警终于找到一位“孟某某”当年的同事。当民警询问他是否认识孟某某和是否知道“XX轮胎店”时,该男子立即接道:“是不是那个个子矮矮,脸圆圆的南方人开的店?”通过照片指认,民警最终确定,田某某这几年一直假借孟某某的身份活动。这些年田某某的店面多次搬家,电话也经常更换,多方调查后,民警终于锁定了田某某的现住址。1月20日14时许,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处提前谋划,缜密部署,最终在托克托火车站附近将田某某成功抓获。

被捕时田某某显得十分茫然,在审讯室民警叫出他的真名后,他的神色突然变得十分平静,还对民警说“你们怎么找到我的,给你们点个赞”,随着对话的不断深入,田某某对自己当年犯下的故意杀人案供认不讳。

时间回溯到年,时年35岁的田某某在老家贵州省织金县经营着一家收益不错的沙厂,经常在外应酬忙碌。当时,他听到一些有关其妻子有外遇的风言风语,田某某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4月9日晚,外出吃饭的他提早回家,撞见了妻子出轨。怒火攻心的田某某争执间与妻子的“情夫”发生冲突,身高不足一米七的他打斗间并不占上风,便顺手抄起一把刀捅向男子,男子很快没了气息,惊慌失措的田某某仓皇出逃。这一逃,就是15年。

田某某先后逃窜多地,偶然来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后,觉得这里地处偏远、人烟稀少,适合藏匿。多年来,他学会补胎手艺,开始给人打工,后来又与人合开店铺。期间他认识了老乡孟某某,孟某某离开内蒙古后,他便冒用其身份信息,使用本人照片办理了一张驾驶证。出于心虚,他频繁更换店面地址,电话也频繁更换,时间久了自认为没露出任何马脚的田某某放松了警惕,虽然一直没有离开托克托县,却始终不敢联系在老家居住生活的家人,就连他使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