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恢复 http://pf.39.net/bdfyy/bdfzg/200531/7935645.html

托克托县古城镇位于托克托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3公里,距呼和浩特市市区42公里,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居住着蒙古、汉、回等各族群众户2.6万人。

古城镇是农牧业大镇,有耕地29万亩,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深挖当地资源优势,依托首府“中国乳都”建设,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应。同时在脱贫攻坚战中,养殖企业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推动全镇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一是全力向技术畜牧业高级阶段迈进,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充分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根据奶牛养殖业市场化发展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着力提升畜牧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面引导和打造以奶牛生态养殖为主体的畜牧业发展体系,促进了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带动饲料加工服务业,青贮、黄贮饲草种植业、农民就近安置就业及生态环保服务产业发展,形成了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多成分的组合,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关系协调、能协同发展和动态平衡的新型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全镇以古城镇奶牛场为发展基础,现有百头以上规模养殖牧场15个,其中—头的7个;—头的3个,—0的1个,0以上的1个。养殖奶牛多头、肉牛多头、肉羊00多只。有大型饲料加工企业2家,个体饲料、兽药服务业20多家。有奶制品生产加工小型企业2家。长期围绕畜牧产业服务的种养殖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及相关服务人员几乎遍布全镇,近20万亩农作物秸杆和颗粒果实全部用于当地畜牧业发展,多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人口全部参与其中。“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大格局已经成型,种、养、加,产、供、销产业融合发展正逐步走向正轨。

二是政企结合,龙头企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内蒙古恒富饲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心,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工作。公司致富不忘乡邻,始终情系贫困户,主动投入脱贫攻坚战,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

公司年6月承包古城镇奶牛场,承包费每年80万元。为原永圣域乡9个行政村每村年增加集体收入8万元,并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提供8万元的保障资金。同时,镇政府将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全部投入奶牛场,为原古城乡16个行政村每年各增加11元的集体经济收入,为当地农民长期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有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当地集体经济发展。

公司先后利用.3万元扶贫资金实施奶牛托管、肉牛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通过保本分红、资产收益等方式,每年收益65.万元,使全镇户名脱贫享受政策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元。并帮助解决20万亩玉米的收购和秸秆回收利用,满足多人就业。同时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格优先收购当地农民玉米,不仅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为全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以农养牧、以牧促农”产业格局的形成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公司坚持以“献爱心助精准脱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吸纳2名贫困劳动力长年务工,年人均收入4万元;为什力圪图村9户贫困户提供奶牛托管,每户年收益0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投资2万元,对贫困户王素兰羊舍进行了改扩建,赞助了元用于王素兰、贾占良发展生产;多年来公司累计捐资16.4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余人,每年向古城镇第二小学赞助1万用于帮扶困难家庭学生。古城镇户,人贫困户全部受益,公司的社会扶贫、产业扶贫工作得到了贫困户的称赞、社会的认可。

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吸引外来资金扩大畜牧业发展规模,增强发展后劲。托克托县金果来合作社发展模式值得全镇借鉴。金果来积极创新发展模式,以合作社、犇驰牧业及伊利集团三方合作,重新启动了25年前在该村落户的旭日牧场。合作社社员自筹万元,伊利集团出资万元,犇驰牧业有限公司筹资万元,计划以头奶牛的规模起步,发展成为千头牧场。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合作社,把养殖企业、销售加工企业同时引进来,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产业链。年金果来合作社实施全面实施“粮改饲”项目,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种养加融合发展。通过合作,合作社当年就地销售青贮玉米0吨,实现创收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整村脱贫工作。

下一步,古城镇将依托奶牛产业的优势资源,不断提升党委、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畜牧业生态养殖综合发展大文章,持续推进项目服务引导工作,推动“粮改饲”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稳步实施,与全镇人民共同奏响生态养殖发展富民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