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消息,受冷空气影响,11月14日8时,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出现流凌,流凌密度10%,首凌日期较常年(11月20日)偏早6天,为年以来最早。14日起,黄河进入至年度凌汛期。
什么是凌汛?
每年的冬春和秋冬过渡时节,在江河解封或封冻之前,江面都会有一段流冰时期,气象上称之为流凌,流冰开始日期叫流凌日,所对应的气象服务称作流凌预报。凌汛,是指冰凌阻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黄河形成凌汛的原因:主要由于黄河干流特有的“几”字形河道,使其所跨纬度的幅度较大。由于南北河段有明显的气温差异,河水封冻和解冻的时间便有先后。纬度较高的地方,河流冬季结冰早而春季解冻晚;纬度较低的河段,冬季结冰晚而春季解冻早,因此便造成了凌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黄河冰凌灾害的重灾区是宁蒙河段。黄河宁蒙段位于黄河上游的下段,西起甘(肃)宁(夏)交界的黑山峡,东至内蒙古准格尔旗马栅镇的小占村。石嘴山以下河段河道宽浅,浅滩弯道较多,主流摆动游荡,是黄河流域纬度的最高段。凌汛期始,气象部门做了什么?
自年11月1日起,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启动本年度黄河凌汛专项服务,全程做好对沿黄地区天气变化的实时监测,滚动更新沿黄地区天气预报,并与水利厅、黄河水利委员会宁蒙水文水资源局每日进行预报会商,强化流域联防、做好上下衔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托克托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在黄河托县段观测流凌情况。摄影:王瑞庭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黄河呼和浩特段大面积流凌还未出现,但随着接下来的冷空气过程的到来,上游河段将出现流凌,开始封冻。供图:辛宁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监测,11月16日8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头道拐什四份子河段至神泉河段出现流凌,流凌密10%至20%,长度约33千米。年11月14日,黄河鄂尔多斯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小摊子村出现流凌,流凌密度为5%,水位平稳。拍摄:张园凌汛是每年冬春季节气象部门重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