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周密金融

密金融,一切只为您,从来无二心!

版权:作者红丽来源资管云ID:ziguanyun

4月30日,也就是今年五一长假前的最后一天,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开发集团公告称,因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出现了逾期债务,涉及金额共计7.46亿元。挑这个时点发公告,公司倒是可以大松心地过节了,但五一长假中,那些手中有债的同学,估计压力山大啊。

1、本次逾期债务情况

公司公告显示,目前春华水务共有4笔银行贷款和7笔融资租赁逾期,银行涉及内蒙古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融资租赁逾期涉及远东国际、内蒙古融资租赁、北京中港锦源、西藏金融租赁、中国外贸金融租赁、广州越秀融资租赁、徽银租赁等,信托公司不在此列,算是逃过一劫。

细看公告,最早的逾期在年就已经发生,公司在这个时候主动披露,看来是经过多方斡旋也未能解决资金问题。管理层迫不得已,才选择自己主动掀盖子,应该是已经做好了决断的准备。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债权人沟通,争取尽快与债权人达成一致意见,包括但不限于展期、续贷、部分偿还等方式。公司将通过加快回收应收账款、减少相应支出等方式筹措偿债资金,尽快妥善处理逾期事件。

2、逾期公告只是冰山一角

本次披露的7.46亿元逾期债务只是冰山一角,在公开市场上,春华水务现有存续债券4只,金额共计18亿元,包括三只中期票据和一只PPN,其中15亿元的中票分别将在今年7月、8月和10月到期,3亿元的PPN在明年10月到期。

公司最新披露的年一季报显示,公司总资产.81亿元,负债合计.48亿元,资产负债率并不高,仅为56.48%;但公司带息债务规模.65亿元,债务压力很大;而一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2.41%,利润率为-49.75%,净亏损0.77亿元,经营陷入困境。

目前,公司一季报合并报表货币资金共计6.37亿元,但公司本部仅存0.35亿元,18家参控股公司中,除两家联营企业外,经营状况都不太好。年,公司到期债务超过20亿元,银行授信已经全部使用,现金偿付压力非常大。此外,公司近几年存在不少欠款、欠息的失信记录,并因多笔诉讼未履行应付法律责任,数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用履约能力下降。

光看财务数据和这些不良信用记录,妥妥地是要撑不下去了啊。不过,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公司7月27日马上就要到期的5亿元中票,会出现公开违约吗?

3、孱弱的偿债能力

无论官方是否认可,春华水务都可以归为城投企业。公司成立于年,原是呼和浩特市水务局二级单位(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管理局)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年,政府明确春华水务公司为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主业为水务工程、市政工程、生态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土地承包、节水器具、旅游项目的投资等。

而在春华水务年的年报中,公司流动资产主要由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存货组成。其中应收账款12.37亿元,而对呼和浩特市财政局的应收账款高达7.58亿元,金额位列第一名;此外,包括对呼和浩特水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及托克托县水利局等政府部门的应收账款余额也在前五名之列。公司其他应收款共计60.9亿元,其中对呼和浩特市财政局的应收余额为41.7亿元。据此推算,市财政局及相关政府单位欠春华水务的款项在50亿元左右。最新的一季度报告中,公司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规模变化不大,与存货一起,均为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

看来,公司是否会持续违约,成为打破市场城投信仰的第一家,完全取决于呼市财政局啊。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呼和浩特市的财政情况吧:

该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在年达到.65亿元的高点后持续下降,但预算内支出则一直保持在亿元左右的高位,财政平衡率相对较低。年,该市预算内收入仅.1亿元,但支出达到.7亿元的高位,其中支出规模较大的分别是一般公共服务、教育、城乡社区、社会保障及卫生健康,支出相对刚性。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3亿元,基金支出.69亿元,也处于收不抵支的状况。

呼市主要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及债券补充资金缺口。年,呼市财政获得债券资金规模.7亿元,其中再融资债券.34亿元,新增债券91.36亿元。目前,全市政府累积的显性债务余额已经近千亿元,自身的偿债压力相对较大。

那么,春华水务的中票,看来是要违约了?

别急,呼和浩特市财政局不还是有上级政府吗?如果只是这陆续到期15亿元的中票,对于市级财政而言,只要下定决心,全力以赴地维持政府信用(脸面),每次到期金额也就几个亿,使劲挤一挤,总归是有的,关键看政府的偿债意愿了。

那么,财政局愿意使劲挤一挤吗?

4、谜一样的偿债意愿

在信用风险评价的工作中,最难判断的就是偿债意愿了。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玩意儿,一般的公司和企业,在被逼无奈需要决定是否违约时,暗含着各种利益的权衡。涉及到政府部门,就不光只考虑利益,还掺杂着权力和地位的微妙取舍,如果加上揣摩上级各方领导的心思和力量对比,更是难上加难。

具体落实到城投债,地方政府和银行系统,一边是债务人,一边是债权人,都是国家的人。违约受伤的是银行系统,不违约地方政府内伤会憋成大雷,国家也受不了。这不,今年的4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将化解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危机提升为重要政治纪律的高度,并提出要清理和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对失去清偿能力的,要依法实施破产重组或清算。

这算是最高指示,给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指出了一条道儿,天平暗搓搓地倾向了地方政府。这没准也是本次春华水务发布逾期公告的原因了。

这一纸公告,实际上开启了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深层次博弈,春华水务只是一个马前卒,是地方政府派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路者。

细看呼市今年3月人大会上的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我们发现,早在国务院发文之提前,地方政府在偿债政策方面出现了明显转向。

今年的表述:结合年融资类债务到期本金和工程类债务结算评审情况,广辟资金渠道,通过预算安排、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处置涉案资产、出让国有企业股权、清缴历年拖欠税费等措施筹措资金,同时,积极与金融机构磋商,通过争取债务展期、降息免息、债务重组等方式防止刚性兑付风险,确保完成年政府隐性债务.34亿元化债任务。

去年年中的表述则是:制定《年政府债务化解及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流程,明确时间任务,夯实责任单位,通过财政资金保障、合法合规转化为规范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债权转移、处置资产和国有企业自筹资金方式化解隐性债务,上半年全市累计化解隐性债务.11亿元,累计拨付资金90.2亿元,专项用于偿还市本级各类政府隐性债务到期本息和政府债券到期利息,未产生一例政府债务逾期,切实维护了政府信用,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风险。

一目了然的是,去年会通过各种努力以维护政府信用;今年变成了一方面自己努力,一方面积极与金融机构磋商,通过争取债务展期、降息免息、债务重组等方式防止刚性兑付风险。刚性兑付,也就是按时按约完成兑付,居然成了一种风险,需要防止,债权人看到这里,估计只能呵呵了。

春华水务的逾期公告,自然会引发各方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