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能源报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能源生产能力不足。

年,

原油产量仅为12万吨,

消费基本依靠进口;

发电量为43亿千瓦时,

仅相当于去年吉林省全年用电量的5%。

如今,

我国能源供给早已实现了

从短缺到总体宽松的巨变。

年,

我国生产原油1.95亿吨,

生产天然气亿立方米,

发电量超7.7万亿千瓦时。

我国已从能源行业“一穷二白”发展成为

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

煤炭:能源的压舱石

▲世界首个8.8米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神东上湾矿工作面

年,我国原煤产量只有约0.3亿吨,

相当于现在一个龙头煤企两个月的产量;

今天,我国原煤产量已达39亿吨,

居世界第一。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全国百万吨煤矿死亡率,

由年的22.54降至年的0.。

油气:由弱变强

我国自主投建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

在被认定贫油少气的石油天然气领域,

我国的年产量也已达3.45亿吨油当量,

居世界第六位。

石油天然气工业由弱变强,

年,我国原油产量已达1.95亿吨,

相比建国初期的12万吨激增多倍。

如今,我国已具备完整的油气产业链,

在世界油气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炼油行业已向装置大型化、

炼化一体化、

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

已建成投产近30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

特高压: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世界上第一条±千伏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昆柳龙直流工程

我国是全球唯一掌握特高压技术以及商业化运营的国家。

已建成“14交16直”、在建“2交3直”共35个特高压工程,

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

比绕地球赤道一圈还长。

▲±千伏上海庙—山东特高压输电线路

特高压解决了我国能源资源和负荷逆向分布的困局,

实现了能源跨区域大范围的调配,

也带动了我国输变电技术装备的跃升。

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我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内蒙古大唐托克托发电厂

我国电力行业,

累计发电装机容量20.1亿千瓦,

仅年累计发电量超7.7万亿千瓦时,

电力保供能力持续走强。

▲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国能建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我国水电、风电、光伏

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

不仅如此,

我国还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达到9.5亿千瓦。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鸟瞰

一批批重大水电工程相继落地:

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建的葛洲坝工程,

年发电量创世界纪录的三峡电站,

总投资约亿元的乌东德水电站……

年底,水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

中国电力工业从追赶到领先,

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电力强国。

华龙一号5号机组外观图

三代自主核电综合国产化率达到了88%以上,

建设施工能力全球领先。

截至年底,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17台,

总容量万千瓦,

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新能源:蓬勃发展

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超70%组件,

风电装机90%以上采用国产风机。

截至年底,

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2.81亿千瓦,

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53亿千瓦,

生物质发电装机万千瓦。

位于黄河上游的国家电投青海龙羊峡兆瓦水光互补光伏电站

回首百年,我们风雨兼程

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遥望前路,我们满怀信心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

我们必将奔向更辉煌的明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