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39.net/disease/a_5972056.html
图为5G直播游内蒙古昭君博物院。 张玮 摄(抗击新冠肺炎)中国北疆复工复产中的“慢节奏”:为最美的季节作积淀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2日电题:中国北疆复工复产中的“慢节奏”:为最美的季节作积淀作者张玮奥蓝“今年可不如往年人多,来了就有桌儿。往年这个季节来吃开河鱼的游客都得提前两天预约。”11日,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的黄河畔,渔家乐负责人秦二虎如是告诉记者。4月初,黄河开河、草原复苏,内蒙古中西部桃花、杏花盛开,东部大兴安岭林区则有杜鹃花漫山遍野。本该是内蒙古旅游季的“回暖”期,却因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草原旅游“减速”前进。4月9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暂不恢复。图为游客游览呼和浩特清·和硕恪靖王公主府博物馆。 张玮摄在这些行业的从业者眼中,“降速”是为最美的季节作积淀。疫情并未禁锢住内蒙古诚邀国内外游客的热情。“疫情过后,请到草原来”。素有“中国乳都”之称的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抢抓京呼高铁贯通带来的机遇和黄金发展期,于近期编印了中英、中俄、中蒙、中日、中韩、中文繁体6种版本的文旅宣传指南、旅游地图、研学旅游指南、乡村旅游指南、自驾游攻略、呼和浩特味道等15类宣传品,陆续投放到呼和浩特和北京的一些公共场所。此举旨在将“中国乳都”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向国内外游客介绍,为疫情过后的旅游旺季做准备。目前,剔除季节性因素,内蒙古所有市场主体实现“应复尽复”,而有一些行业却大幅“降速”。3月下旬,内蒙古各文化场所闭馆近2个月后“重启”,接待量、接待时长却都受限制。虽没有了往日的“门庭若市”,但各文化场馆各出奇招,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充实着群众的文化生活。“5G直播逛博物馆,每一个细节都透过屏幕看得清清楚楚,‘专属’讲解员更是让人感觉特别贴心。”酷爱历史文化的徐磊谈及疫情期间在线上参观博物馆的体会,竖起大拇指。14万册电子图书、期刊总量25万册以上的余种高清期刊、余种青少年读物、上万集听书资源……疫情期间,内蒙古图书馆数字阅读内容实现全覆盖,让“书客”们真正实现了“云阅读”。文化产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熟练“Get”了新技能。图为“食客”在内蒙古饭店就餐。 张玮摄体温检测、后厨消杀、上客率不得超50%……疫情期间,最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