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长城、黄河、黄山”神州大地标志性之一的黄河发源于我国的青海省,全长多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流经9个省份。从雅拉达泽峰的源头到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为上游,上游河水清澈水流湍急,从河口镇到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为中游,由于途经黄土高原受土质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多方面影响,河水浑黄泥沙含量很大。从桃花峪至黄河入海口为下游,因河水流速缓慢,大量泥沙淤积导致河床抬升,使黄河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地上“悬河”。纵观整个黄河干流呈现一个巨大的“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大河之一。

黄河流域图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所流经地区自古就是华夏民族祖先休养生息的地方以及众多文化的发祥地,不管是黄帝时期还是后来的隋唐时代,一直作为政治中心,并享有很高的地位。黄河哺育着华夏大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山西汾河平原以及陕西的渭河平原。使得宁夏被称为“塞上江南”、陕西被称为“八百里秦川”,素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的说法。近代我国利用黄河上中游丰富的水能资源修建了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大峡等超大型的水电站以及三盛公、小浪底等水利枢纽,不仅起到发电、蓄洪、灌溉的作用,还能发挥旅游、城市供排水的功能。

宁夏黄河滩小浪底水库

黄河做为傲娇、垂人怜爱的“小公举”时常也会乱发脾气,历史上曾发生数次改道,搞的历代统治者焦头烂额。北宋以前,一直在鲁西北、冀中南飘忽不定,搅扰着黑龙港地区人民不得安生。北宋以后黄河又大举南下开拔,然而也并不消停,不但使淮河淤塞河道没有入海口,而且造成整个淮海地区成为大片的黄泛区,黄沙漫地饿殍遍野。后来,四处奔波的黄河终于定下心来重新回到鲁西地区入海,即现在的入海河道。由于好事者的作梗,浪子回头的黄河中间又经历了铜瓦厢决口和花园口大堤被炸,河床高于地面几米的河水没有了堤坝的阻挡像猛兽一般吞噬着淮海地区的农田和房屋,并造成大量人群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从而背井离乡逃荒要饭。至今,淮海地区仍然保留有黄河故道,黄河成了淮海人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黄河大堤也成为淮海人民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

黄河河道演变黄河故道

唐太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有争议的黄河既造福了上游人民又危害了下游人民,所以说她是华夏人民既爱又恨的一条河流。你认为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