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402684.html

「本文来源: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白莲   零点已过,一栋栋住宅高楼里灯光闪烁,许多中小学生仍在灯下与作业做“最后的抗争”。

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然而,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却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在我国6—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六成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课业压力等因素在无情地压榨孩子的睡眠时间。

一面是哈欠连天、昏昏欲睡的孩子,一面是繁重的课业安排,眼瞅着孩子们为作业而牺牲睡眠时间,家长们揪心而无奈。

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分别达到10小时、9小时、8小时。

在不久前教育部部署的“五项管理”中,“睡眠管理”位列其中,得到广大家长和教师的普遍赞同。

“五项管理”发布以来,我区各地中小学校实际落实情况如何?广大中小学生睡得够不够、好不好?

标本兼治,保障足量睡眠时间

学校不得要求学生8点前到校参加统一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采用准军事化管理住校生,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第二中学通过广泛征集问卷调查,制定了学生睡眠管理制度,要求家长每日统计学生睡觉、起床时间并签字。

“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几方面看似相互独立,实际上有机关联。合理有效的睡眠管理,离不开统筹兼顾、协调配套其他环节,避免顾此失彼、重复加码。”该校教务主任党均庭表示。

从“让孩子们睡个好觉”做起,培养拥有阳光心态、健康体魄的强健少年,成为各学校的共同育人理念。

我区中小学校各出其招,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细化管理措施,制定了具体睡眠管理办法。

“县城高中教育在发展上面临着许多难以避免的问题。多数家长外出务工导致家庭教育缺位,使我校学生无论在学习能力还是学习习惯上都表现欠佳,但孩子渴望改变命运的愿望强烈,对教师的信任度高。”包头市固阳县第一中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争取更多有效睡眠时间,该校坚持每门学科只选择一套教辅材料,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作业前置、面批面改,有效推动了课堂的高效性。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该校要求高三学生晚上12点准时熄灯,每日中午1点到2点必须静音,并安排老师严格查寝。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赤峰市红山区第十五小学等学校一致要求教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