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任晓东悼念他爷爷的文章,我才知道任老走了!心,不禁一沉,眼前,一个身材高大而略显佝偻、面容慈祥而镌刻沧桑的身影,慢慢模糊、退隐了。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可敬可亲的人……
为写《古镇河口》,我曾四五次叩门拜访任永福(招财)老人,首次见面,我说明来意,老人当即痛快地表示:你想问甚就问吧,只要我知道,我是“竹筒倒豆子——一颗不剩”。的确,老人不仅为我讲述了许多船工生涯的事,还讲了许多他所知道的河口往事。他家住原双和店后、龙王庙前。他几次拄着拐杖,挪着蹒跚的双腿,引我沿双和店巷,边走边指点当年双和店的店铺规模,相关事宜;引我到龙王庙、三官庙旧址,到财神庙旧址,侃侃而谈,知无不言。有几件事难以忘怀。一次拜访时,我给老人带了点小礼品,他反倒不高兴了。他说,你写河口,是为河口做事,我是河口人,给你叨啦河口的事,是应尽的责任,你可不要多心啊,再这样,你就再甭来了。
任老不识字,可他比某些识字人还懂事。任老生前是河口仅有的年龄最大的船工,曾接待了很多采访者。那天,他忽然和我说,有的人(采访者)来了“浮皮了草”听上三言五语,回家沏上一杯茶,操上一棍儿烟,“诌风察影儿”“生编冒捏”上些“狼吃鬼的事”,还说是听我说的。——我听了,言者无心,闻者足戒哪!
任老是建国初期河口村剧团的主要演员,他扮演《方四姐》中的“劫墓贼”刘三,为练“蹲走功”,生生磨塌一对新鞋底。他的出色表演,一度获得“小刘三”的雅称。那时的剧团演员,从排练到在村里登台演出,无任何待遇,而且都回自家吃饭。晚上排戏迟了,女演员回家需有人接送。河口人说,招财子送女娃们,最放心。《古镇河口·船工谣》中所采录的《河路汉苦处说不完》是任老亲口唱的,我一字无改全录载书。任老说,这是他“自编自演”的,而且是首次为我公开演唱。可惜,这已成为“千古绝唱”了!今特转载于兹,以缅怀铭记任老。河路汉苦处说不完河路汉苦处我本不想唱,
可奈不开同志你来采访。
要叫我唱河路汉的苦,
伤心的泪蛋蛋止不住往下流。
姊妹们寻男人不要寻河路汉,
河路汉披的个血布衫。
跌进河里喂了鳖,留下年轻寡妇谁照看!
姊妹们寻男人不要寻河路汉,
河路汉苦处说不完。
豆子里数不过豌豆圆,
河路汉活得实可怜。
回水湾湾结成冰,
娶过老婆也没过成。
挣下银钱齐花尽,
红火一阵没一阵。
黄河流凌凌扛凌,
想不到河路汉活下一个人。
黄河流凌坨罗罗转,
光棍汉就像孤雁落沙滩。
冰滩上睡觉溜溜儿光,
想不到河路汉活得爬了床。
胡麻开花一片片蓝,
打光棍的尽是我们河路汉。
双扇门门单扇关,
河路汉死在家里没人管。
月亮上来亮汪汪,
光棍河路汉睡觉空朗朗。
思前想后拧不起个调,
不是寻死就上吊。
睡在半夜盘了个肠,
中梁上挽疙瘩把吊上。
隔壁两邻卷席筒,扔在村外叫狗啃。
河路汉苦处唱不完,
再唱就如同碎刀刀把心剜……
唱者凄清哀婉,听者眼热心酸。记的,那是一个轻雪飘飘的傍晚。
文/杨诚
编辑/任晓东
配图/任晓东
船工图片来源于网络
龙王庙旗杆图片/任晓东
信息来源(百度托克托贴吧网友)
打造托县最强自媒体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