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0.html

每年春季,洁白的天鹅都会驻足托县沿黄生态段

托县沿黄生态段一颗闪耀的明珠——神泉生态旅游景区

托县沿黄生态段美丽宜人的旅游度假村——郝家窑

托县沿黄湿地——南湖

大美黄河流过托县

托县黄河沿岸的绿色廊道

近年来,托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围绕黄河做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以讲好“黄河故事”为主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融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奋力开辟出一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全力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筑牢生态屏障黄河流经托县37.5公里,托县地处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全县林地面积41.44万亩,森林覆盖率13.17%,这既是沿黄一带重点生态脆弱区,也是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的重要节点。在沿黄一溜湾的丘陵地带、迎风坡等生态脆弱区,托县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生态富民工程,引黄上梁,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天保工程、植被恢复、第二批造林补贴、重点区域绿化等项目,完成营造林面积8.8万亩,发展果品经济林2.5万亩,建成一批集林果采摘、生态康养为一体的绿色基地,让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旅游胜地。同时,托县积极推进“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创建。建成“自治区森林乡镇”2个,“自治区森林村庄”20个,其中国家级森林村庄1个(海生不拉村),乡村绿化水平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森林村庄的品位进一步提高。深入挖掘云中文化资源讲好黄河故事托县坚持保护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努力回应山水、留住历史,深入讲好“黄河故事”。托县积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突出地域特征、乡土气息,保护“古色”,传承经典,讲好“黄河故事”。在做好海生不浪文化、云中郡故城、东胜卫故城、河口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上不断下足功夫,守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编制《云中郡故城保护规划(—)》《黄河小镇历史文化游览区及东胜卫城南门创意文化区规划》等系列保护规划,创作《君子津》《刘统勋私访河口镇》等一批在全国、全区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日、文物保护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切实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力度。全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自治区级非遗项目6个、市级非遗项目7个,建有非遗传习所(基地)3处。同时,以铭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文化、凝聚发展动量为着力点,组织编写了《李裕智传》《苏谦益传》《传奇卒头张喜云》等革命人物传记,创作了《李裕智》等戏曲,不断赓续红色基因,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发展沿黄旅游产业助力经济腾飞托县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打好旅游产业牌,助力经济腾飞。全面加强基础建设,完成42公里沿黄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基本形成了辐射重点景区、支撑城镇、便捷通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深入实施“旅游厕所革命”,新建改建了一批生态旅游厕所,有效提升旅游服务基础保障能力。建成了神泉生态旅游景区、印象黄河玻璃观景平台、黄河麦野谷生态休闲旅游景区、黄河梦幻水世界等景区景点6个,全县“农家乐”达到67家。每年精心举办黄河文化旅游活动、黄河开河鱼品尝活动、环黄河自行车赛等多种精彩活动,沿黄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托县被评为“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县”,黄河湿地文化旅游区成功申报“自治区服务业产业集聚区”,郝家窑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自治区乡村旅游示范村”。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为活力托克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