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的历史发展历程(上)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历史文化悠久,基础设施优良,政策宽松透明,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早在战国的时候,赵武灵王就在九原设置了九原邑。赵长城、秦长城、汉代古城等历史遗址至今保留,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历史故事无不与九原相关。
战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年)后,九原是赵国最西部的一个建制,也是现九原区境内最早设置的行政建制。
秦朝,区境属秦九原郡管辖,郡治九原县(今麻池古城遗址)。九原郡辖境相当于今巴彦淖尔盟的临河县和五原县、今伊克昭盟的达拉特旗和杭锦旗,以及今包头市九原区所辖范围。
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年),区境属五原郡管辖且是五原郡政治、经济中心。此前,区境一度为匈奴辖境。元朔二年,汉将卫青、李恩出云中郡(治今托克托县北古城)进击匈奴,“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五原郡辖16个县。其中有4个县在今九原区境内。九原县为郡治,在今麻池古城;五原县,今哈德门古城;固阳县,今古城湾古城;临沃县,遗址不详。
东汉建武元年至建安二十年(25—年),区境仍归五原郡管辖;建安二十年至建安二十四年(一年),区境为新兴郡管辖。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年),东汉政府“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为新兴郡,属并州。”东汉初,从建武五年到十六年(29一40年),区境曾在卢芳割剧政权的控制之下。卢芳,今宁夏同心县人,自称是汉武帝曾孙,于建武五年,割据五原、云中、朔方、定襄、雁门五郡称帝,都九原县。建武十六年降汉。
三国时,未在区境设立建制。年,鲜卑拓跋部在首领力微率领下人居九原地区。
趣味答题:
问题:大青山抗日斗争中创造了哪些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特殊经验?
高度的游击性骑兵游击战争抗日民主游击政权以上全是(上期答案:以上全是)
(答案下期揭晓)
九原发布责任编辑:周蕴
(如需转载,请联系九原发布:-)
九原发布
投稿▏公益▏活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