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水青山绘出人民美好生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生态治理修复攻坚战,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攻坚战。群众的关切就是政府的施政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做出了新的安排。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市要落实“能耗强度严格控制、总量弹性管理”要求,推动绿色转型,5个开发区、和林格尔新区全部启动绿色低碳园区创建和循环化改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全面开展照明节能改造和节约型机关创建,让节能成为全社会时尚新风。

“在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攻坚战中,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应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协同推进节能降碳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政协委员张郡提出深入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具体内容有四点建议:一是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在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大节约型机关创建力度,完善创建指标,丰富创建内容,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创建质量和数量。二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各级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要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严控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充分利用公共机构建筑屋顶、外墙、车棚等适宜场地空间,采购安装具备高品质、绿色认证的光伏发电设施,提高发电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建设连接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实现高效消纳利用。三是推广绿色办公,积极推广节能高效的办公设备,合理使用空调、电梯等高耗能设备,加速推动无纸化办公,倡导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加强会议室、机关餐厅、办公场所照明管理,充分采用自然光,严控白天开灯,大力推广高效照明光源。四是营造绿色文化,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与绿色低碳生活的现代理念有机结合,加强节能降碳宣传,大力推广节能低碳环保新产品、新技术,培养绿色消费理念。

过去四年,首府聚焦“夯基础、优环境”,完成个村、13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群众“心肺之患”基本解决,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森林覆盖率达到23%,敕勒川草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美丽青城、草原都市”成为首府的亮丽名片。年首府生态治理有力有效,空气优良天数达到天,较上年提升6.8个百分点,全区排名提升4位。班定营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投用,城区污水处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基本解决。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71家,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3.47%和2%,地膜回收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1%、91%。出台《呼和浩特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大小黑河、哈素海、黄河滩区等综合治理工程。在全区率先建立“林草长制”,建成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及种质资源库,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3.7万亩,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殊荣。

“近年来,自治区和呼市加大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力度,积极打造旗县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以点带面’助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先行区和黄河几字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人大代表颉春春说,目前,我市沿黄托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较为典型,且托县黄河湿地管护中心(河口镇)更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建议依托现有市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以打造黄河流域托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为目标,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政策支持,扎实开展黄河流域托克托县段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充分依托首府带动优势、沿黄区位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和宜农宜牧优势,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通过样板区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切实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市将围绕争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试点,开展高污染禁燃区燃煤散烧“清零”行动;启动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实施大唐托电、旗下营热电厂、金山电厂二期三大热源入呼项目;完成供热管网互联互通53公里,有序推进供热企业整合,保持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态势。

“呼市在自治区率先对辖区内集中供热管网无法覆盖的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进行了清洁取暖改造和燃煤散烧综合治理工作,但当前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政协委员王太平认为,目前,我市在清洁取暖改造过程中存在热源结构配置相对不合理、成本相对较高、运维单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建议要全面摸清底数,分类精准提供清洁供暖方式。严格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选择清洁供暖方式。农村地区要根据资源条件,按照“以供定改、先立后破”原则,稳妥推进“煤改气”,因地制宜发展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集中供暖等清洁取暖方式。“建议住建局会同相关部门,将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与老旧城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的清洁取暖改造配套进行。要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各项政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研究制定差异化补贴政策,支持清洁取暖积极稳妥开展,尽快制定煤改气用户相对可承受的气量补贴或气价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运营企业参与清洁取暖改造。”王太平代表说。

“城市河道水系建设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特色塑造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市政府加大实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市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建议将污水厂再生水引入上游再循环、再修复。提高污水厂出水标准,将出水引入大青山前坡、敕勒川草原用以灌溉,以节约地下水资源。”人大代表王国祥建议,呼市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把生态用水保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有针对性地改善水环境,力争在“人水和谐”上实现突破。要加强生态理念的宣传,做好水环境科学的普及。进一步提高水质在入河前的指标,使用微生物降解技术降低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氮磷等指标,大幅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降低黑臭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首府将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保护,全领域、全方位推动绿色转型,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