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
作为水利水电建设的“全球名片”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胸怀“国之大者”
坚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于黄河之源捧出“水电明珠”
调南水以润泽“中原大地”
化黄河沙水为“汩汩清泉”
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奋战高原:蓄水发电复生态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水流之急可见一斑。由此导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患频发。其上游更是高山峡谷,山势陡峻,河流湍急。
积石峡水电站
黄河全域流经9个省区,上游从青海源头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镇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5个省区,上游河段占总长度的63.5%,故水患治理,根在上游。
素有“水电铁军”之称的葛洲坝人,在一次次截断长江、实现“高峡出平湖”梦想后,又从长江之滨来到青藏高原,致力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勇担“治理黄河、安澜中原”的神圣使命。
公伯峡水电站
年,葛洲坝人首战公伯峡,拉开了21世纪黄河上游梯级水电开发的大幕。在地下厂房建设中率先建成“清水免装修电站厂房”,受到国内水电专家一致赞赏,并被国务院质量巡查专家组认定为“国内首座免装修的大型水电站厂房”。
年9月,公伯峡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成为中国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亿千瓦的里程碑。公伯峡水电站的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几乎囊括了水电建设的所有荣誉,先后荣获“中国电力工程优质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和“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
工精于地下,宠辱不惊度岁月;钢坚于砼中,寒暑无悔写春秋。
拉西瓦水电站
年4月,黄河流域大坝最高、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拉西瓦水电站开工建设。余名葛洲坝水电精英历时3年,克服地下厂区地应力低、特大厂房与众多洞石立体交叉等难点,在青海高原中建造了一座璀璨的“地下宫殿”。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右岸混凝土拌和系统,累计输送混凝土总量万方。年4月拉西瓦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实现我国电力装机容量8亿千瓦的突破。
如今,拉西瓦水电站所在的龙青河谷,晚霞般的丹霞山峦在两岸交相错落,碧色绸带婀娜地穿过山峦间,勾勒出一幅红、绿、黄相间的立体峡谷画面,库区绿树环绕、碧水奔流,呈现出一幅塞上江南之美景。
随着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公伯峡、拉西瓦、积石峡等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相继建成蓄水,使龙青河段增加了平方公里的湿地面积;库区条件变化形成的降雨、湿度和风频等“库区效应”,明显改善了库区周边地区的生态气候,更加适宜人居及陆生植物生长。同时,充分发挥防洪、防凌、灌溉、供水、生态等显著综合效益,每年能够为宁蒙灌区增加有效供水17亿立方米,使灌区灌溉保证率由31%提高到86%,每年为下游省市增加有效供水7亿立方米。
跨区调水:一泓清泉润两岸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和中原地区,沿途长期缺水的局面困扰了中华民族上千年。中国版图上,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是扭转东西南北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一招,可以说是“万里水网、千秋大业”。
除在黄河上游建设起多座有代表性的水电工程外,葛洲坝集团还在黄河中游铸就了数百公里的跨区域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穿黄工程
穿黄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在这里扭了一下“小蛮腰”,河湾处的河水显得平静又温柔。而河底之下,一曲清水穿越千年黄河的河床,实现江河相会,与黄河之水擦肩而过,造就了“潜龙在渊”的壮阔美景。
南水北调穿黄隧道工程
葛洲坝集团承建穿黄隧道,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地下穿越黄河,全长4.25千米。历经多个日日夜夜,建设者们攻克了超深地连墙施工、竖井逆作法施工、竖井水下开挖、盾构始发、带压进仓换刀、盾构二次始发、管片改造及加固、内衬粘结预应力施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顺利完成隧道掘进任务。
南来之水终于跨越黄河天堑,一泓清水润泽北方大地。滚滚江水,浇灌出一个个“粮袋子”,绘出一副玉米黄、高粱红、秋风吹拂“青纱帐”的丰收盛景。
引黄入渭跨渭河综合廊桥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蜿蜒奔流公里,滋养两岸,造福秦陇。引汉济渭工程是国家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拥有丰富治水经验的葛洲坝建设者当然不会缺席。工程建成后,可满足西安、咸阳、渭南、杨凌4个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的11个县城和6个工业园区,总计余万人的生活及工业用水,同时将归还原被大量挤占的~万亩耕地的农用水,有效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其基础上延伸的引黄入渭工程,涵括抽黄供水工程、北水厂工程及跨渭河综合廊桥工程。去年11月2日,跨渭河综合廊桥正式移交,标志着“引黄入渭”工程全线完工,彻底缓解渭南市城区用水供需矛盾,为渭南市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水北调沙河渡槽
一系列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建成,为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缓解经济增长水资源制约难题创造了科学、有效的重要途径,大大改善了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治水兴水:碧波荡漾悦人心
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泥沙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这其中,既凝结着葛洲坝集团早期在上游建设众多大型水电站的功劳,更体现着现阶段葛洲坝人在中下游推进水系治理的担当作为。
河南开封“一渠六河”
虽已是冬日,但开封护城河河水清澈,河畔绿色依旧,“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北方水城盛景再次呈现。这得益于葛洲坝集团历时多年承建的开封“一渠六河”连通综合治理工程投入运营。“一渠六河”包括西干渠和东护城河、西护城河、南护城河、利汴河、惠济河、涧水河,建成后形成了1条环城滨水风景绿道、5个城门节点、5个滨河公园、8段绿色滨水岸线。项目于年全线通清水,全区域对市民开放。
山东博山污水处理厂
建设过程中,葛洲坝人在国内率先采用“新型生态护岸结构形式”等新技术,降低施工对生态的影响,数次获得开封政府和业主的表扬信,市民好评如潮。该工程是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第一批重点示范城市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改善开封老城区50万居民的人居环境,有效拓宽开封文化旅游空间。
在开封上游多公里处,今年9月29日,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黄河流域伊洛河偃师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提升改造项目(二期)又拉开了序幕。
河南灵宝污水处理厂
据统计,葛洲坝集团先后在河南开封、洛阳等地承建了多万平方米的黄河水系生态治理工程,近50公里的水生态修复项目。如今的黄河沿岸所在城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生态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正在不断积聚。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
今时今日,治黄事业正在掀开历史新篇章
葛洲坝人将深度融入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重大战略
重点拓展新能源、供水及水环境治理等业务
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屏障
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编辑
李翔
文图
王冠许博
校审
张大伟
素材来源
机电公司路桥公司三公司市政公司
原标题:《新时代新答卷
引“天上之水”润民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