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每年3月5日至6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惊蛰,古称惊蛰为启蛰,意指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地区逐步进入春耕季节,但北方的气温仍然偏低,仍未开始春耕。在呼和浩特地区,这一节气气温回暖比较快,土壤开始解冻,河内结冰逐渐消融,呼和浩特黄河段也逐渐开河,进入万物复苏的状态。惊蛰吃梨有故事3月6日为惊蛰。到了惊蛰这天,呼和浩特的市民们都会买上一些鸭梨吃。惊蛰吃梨这个习俗在北方十分盛行,在呼和浩特更是人尽皆知,这其中还和“走西口”有一定关系。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营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另外,关于惊蛰天气的谚语也有不少,如:冷惊蜇,暖春分;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这些谚语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验不断累积的成果,那么呼和浩特在惊蛰期间历年天气到底怎么样呢?呼市气象局通过近60年气象资料汇总分析,惊蛰节气呼市地区平均气温为-4.3℃(武川)~-0.7℃(清水河),平均最高气温3.1℃(武川)~7.9℃(托县),极端最高气温10.7℃(武川)~15.0℃(托县、清水河),平均最低气温-10.6℃(武川)~-4.9℃(清水河),极端最低气温-19.2℃(武川)~-12.2℃(呼市市区);平均风速2.0m/s(和林)~3.4m/s(武川),平均最大风速4.9m/s(土左旗)~13.5m/s(武川),大风日数平均0.5天(托县)~2.1天(武川),降水量2.9mm(武川)~4.9mm(托县、清水河),日最大降水量为9.4mm(武川)~22.3mm(清水河),日照时数.0h(呼市市区)~.4h(武川)。吃草莓的好时节惊蛰期间,天气趋暖,白昼时间越来越长,光照显著增强,土壤逐渐消融,河水逐渐解冻,但冷暖空气交替频繁、阴冷未尽,全市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仍未进入气候意义上的春季,早晚温差比较大,天气不是特别稳定,气温波动较大。在农业方面,塑料大棚多数已经投入生产,日光温室蓄热能力显著增强,但是3月份全市冷空气活动仍比较频繁,雨雪天气逐渐增多,平均风速显著增大,建议设施农户提前做好日光温室、大棚加固工作,预防短时强风造成温室结构或者薄膜受损。随着白昼的逐渐增长,设施农户卷放帘工作也应逐渐适时作出调整,逐渐延后揭放棉被,提高蔬菜光合作用效率,加快作物生长速度。在雨雪天气过后,要合理加强通风,降低温室内湿度,排除有害气体,调节好温室内温湿度,有效防范病虫害的发生。我市日光温室正处于草莓收获季节,在3月份也要举办全市第三届草莓文化节,喜欢采摘的朋友可以提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