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托克托县,位于呼和浩特西南,其得天独厚的地方就是黄河流经这里,更可贵的怎是在这里建立古代的黄河渡口,那么这里自然就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古代的托克托县城就选择建在了这里,至今在这里还有津关要塞明代托托城的古城遗址,而位于城西南的黄河渡口,就是非常著名的“君子津”,而关于“君子津”的美丽传说几乎全国都知道,但是,我今天要告诉的大家的不是传说,而是有真正记载的历史事实。《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地理名著了,作者郦道元更是家喻户晓,这本书里面就有对君子津的记载,原文如下: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长,曰子封,送之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其子寻父丧,发冢举尸,资囊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为君子济,济在云中城西南二百余里。北魏桓帝11年,皇帝协同一个洛阳大商人出巡塞北,这个商人在深夜迷路了,并且身带大量的金银,他就投奔到我们托克托县黄河渡口津长这里,津长开门把已经疲惫至极的商人扶进了自家炕上,但商人可能是连日手惊吓的原因,猝死了,津长只好把他就地掩埋。后来商人的儿子千里跋涉来寻找父亲,一路打听,终于在津长这里找到下落,津长就把他领到父亲的坟前,当儿子把父亲的尸骨起出来的时候,父亲贴身带的银两居然完好如初,商人的儿子大为感动,就打算把这些银子全部赠送给津长,,但津长不接受这不义之财,后来皇帝知道的这个事情,就把这个渡口命名为:君子津。当时这个黄河古渡,是沟通西北与中原地区的屋子集散地,这里每年运输的物资,特别是粮食不计其数。伴随着商品在这里往全国各地的流通,我们托克托县的君子津的动人事迹也传遍全国,因为这是正直,善良,纯朴,无私的黄河人民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