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23日电(记者于嘉)冰冻一冬的土地开始解冻,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辽阳村的农民正为春耕春播储备新的知识。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业务副主任刘春艳连续多日在村里讲解浅埋滴灌、作物种植等相关技术。“浅埋滴灌比大水漫灌节水一半以上。”刘春艳说,把滴灌带埋入地下5-10厘米的土层,当地温达到8-10摄氏度时,就能播种了。从年起,辽阳村多亩耕地逐步采用浅埋滴灌新技术,已经用上这项技术的农民见到了效益。“过去大水漫灌,一亩地要浇一个半小时,电费得花20多元,现在浇一亩只要20多分钟,花六七元钱就能完成。”辽阳村党支部书记孙立新说,原来四五个人浇地的活,如今一个人就能完成。位于黄金玉米带上的通辽市现有90多万公顷耕地,以玉米种植为主,多年来,农业灌溉等用水量过大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当地针对既产粮又缺水还要保生态的状况,去年进行了以浅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改造万亩,今年计划再建万亩,到年达到万亩。事实上,灌溉耗水量大已成为内蒙古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据内蒙古自治区水利部门统计,从年到年,全区地下水灌溉面积和机电井增加3倍多,地下水灌溉用水量增加2倍多。通辽市农技专家(右)向农民讲解滴灌技术。采访对象供图据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初步成果显示,年至年,内蒙古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19%,地下水可开采量减少24%,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16%。地处中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大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水资源短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总量的1.9%。然而,内蒙古既担负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又是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工农业等领域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表示,内蒙古自治区正对工农业用水采取节约、高效、循环利用等措施,着力实现“滴水必珍”、量水而行,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内蒙古自治区正扎实开展农业高效节水行动计划,今年将新增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万亩,达到万亩。”内蒙古农牧厅厅长孙振云说。据估计,这些新增的高标准农田每年可节约灌溉用水5亿立方米。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工业园区一家污水处理厂内,工人从污水反渗透集成化系统内取出净化后的中水。采访对象供图针对工业用水,内蒙古正加快推动水源置换、工业园区循环用水等措施,以提高企业节水能力。据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全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达到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坐落在乌海市的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公司投资0万元,近期升级完成发电厂水处理车间的中水回用设备,污水处理能力比过去提高两成。企业生产由原来使用地下水变为利用中水和地表水,每年可节约地下水万立方米。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升级工业节水项目,年,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小于18立方米,按可比价计算,比年下降24%。钢铁、纺织、造纸、石油炼制、火电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77%。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公司等5家大型企业已建成中水回用项目,能满足园区内20多家企业的用水需求。目前,园区总体用水量比年下降45%。“力争到年,园区所有企业都达到绿色工厂标准,中水回用率达到95%。”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贾英俊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