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托克托县 >> 托克托县新闻 >> 早聊2019923
早聊04:18来自内蒙古新闻网

听众朋友早上好,今天是9月23日,星期一,早聊伴您开启新的一周。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西方哲学三大终极问题,对于我们人来说,姓名非常重要,它可以人的符号的象征,也寄托了人的情、意、志……甚至从名字可以看出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历史轨迹。

没错儿,提起自己的名字啊,说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是作为呼和浩特人,当你行驶穿梭在呼和浩特的每一条街道,有想过去了解街道名字背后的含义吗?有想过探索这座城市脉络的前世今生吗?今天,就让我们探访一条名字极具浪漫的路。

浪漫?怎么个说法?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首词句,听起来美吧?呼和浩特就有这样一条路,名为云中路。不仅如此,我听说呼和浩特共有两条“云中路”,一条位于呼和浩特玉泉区,另一条位于托克托县。

那云中路的“云中”代表什么呢?

我知道。走过位于玉泉区的云中路,由于是高架桥嘛,开车行驶在上面,尤其是自东向西走,前方没什么遮挡,唯独蓝天白云映眼帘。再加上,这条路距离地面高,两侧附近也没有太高的楼宇,视野开阔,走在上面仿佛在云中行走,因此顾名思义云中路!

你说的有道理,相信大多数走过这条路的人也有这个感受。但我今天说的这个“云中路”的由来啊,也许与历史上的云中郡、云中城有关。

相传,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年),置云中郡(也就是在今托克托县古城村),并修筑了云中城作为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云中城也是今内蒙古地区出现的第一座封建城市。

云中城的命名也很浪漫。据《虞氏记》记载,赵武侯先在黄河西岸上筑城,刚筑起部分城墙便崩塌了,于是改在黄河东面另选新址,这时他见白天有一群天鹅在云中飞翔,整天都在同一个地方的上空来回盘旋,鸟群下方的地面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赵武侯看到这个景象后,认为是吉祥之兆,便决定在这里筑城,并命名为云中城。

公元前年长平之战后,秦国崛起,云中城被秦军夺取,两年后(公元前年)秦国在此设立了云中郡。公元前年秦始皇结束战国时代,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原,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云中郡成为其中之一。

汉代云中郡的辖地虽有变化,但云中城仍是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并又有了新的城市建设。

北魏时期这里又成为云中镇所在地,北魏皇帝北巡时曾于此休息。

西汉时期,将云中郡划分为云中郡和定襄郡。

东汉时期,又重新设置了云中郡。

唐代天宝元年(年)将云州改为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市与朔州怀仁一带),辖境同云州。乾元元年(年)云中郡再改为云州。

秦汉时期云中郡所辖仍基本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部,北魏云中郡所辖基本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一带。

从唐代起,云州所管辖的地方就变成了今山西大同和朔州怀仁一带。在今天的大同旧城区有一条南北方向的主干道也名为“云中路”。

自战国时期起建立,历经九百余年,云中城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和大同市却都出现了“云中路”,这也许就是这座历史古城留下的可供后人追寻的一点点踪迹吧。

像云中路一样,呼和浩特有历史、有故事的的街道名称还有很多,像落凤街、护城河街、南马神庙街……有好多有意思的历史故事,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探讨。下期我们再聊。

好吧!今天的早聊就是这样,没有听够的朋友欢迎进群!

↓↓↓

长调悠扬工作室

出品

播音:苗旭王坤

剪辑:苗旭

文案:王坤

编辑:钦柏

校对:王皓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