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在种植珍珠油杏3月的呼和浩特乍暖还寒,草木枯黄。3月21日上午,在距离呼和浩特市区40公里的托县古城镇什力圪图村,20多位村民正在一大片盐碱地上种植稀有果树品种——珍珠油杏。一米多高的杏树上有的杏花朵朵开,有的正含苞待放。粉色的杏花顿时给单调的黄土地增添了勃勃生机。含苞待放的珍珠油杏当日,首批从河北省运来的株树龄为4年的珍珠油杏树苗正式栽植。今后几天,陆续还将有2万株珍珠油杏树苗运抵呼和浩特,并且在“五一”前全部种植完毕。据了解,珍珠油杏这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果树是首次在呼和浩特地区引进。而引进这个项目的,是回乡创业的转业军官邢利泽和他成立的内蒙古泽成青沐农业有限公司。邢利泽改良盐碱地种植果树“多年前,我的祖辈从山西走西口来到什力圪图村,我的父亲在这片热土上出生长大,虽然我没有在这里生活过,但我对这片土地满怀深情。转业后我选择了自主创业,我想把先进的技术和好的项目带回家乡,带动乡亲们发家致富。”站在盐碱地上,邢利泽,这位曾经的团级干部正指挥村民种树。年,邢利泽与战友及朋友们成立了公司,整合各种资源,发展新奇特产业,希望在农业方面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村民们在种植珍珠油杏邢利泽告诉记者,珍珠油杏也称石匣珍珠杏,属生杏新品种,于年被发现,经果农30多年的反复改接和栽培观察,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自花结实率高,丰产稳产,果实品质优良。这种果树具有耐寒、果甜、耐储存、经济价值高等特点,也适合在盐碱地上生长。现在山东、新疆等地及内蒙古的通辽地区有种植,产品大部分出口。年,邢利泽回乡承包了亩盐碱地;年,通过生物技术改良了土地,经过一年的试种,证明珍珠油杏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当年,他种了亩约万颗珍珠油杏种子,现在,这些种子大部分已经破壳发芽。这些种苗将在今后几年种植在家乡的土地上,届时,大片大片的果树将改变家乡的面貌。村民们在种植珍珠油杏“我们现在全靠种植玉米为生,现在村里有了企业和好项目,我们不用出门,守家在地就能在家打工挣钱,增加家庭收入,我感到非常开心。”58岁的村民鲁代书一边种树,一边告诉记者。而村民薛福也正和老伴在种树,一天的收入有多元。邢利泽告诉记者,去年他在盐碱地上挖树坑,仅人工一项支出有10万多元,全部用本村村民,村民干一天活当天就能领到钱。“今后,果树的栽种、养护、管理,果实的采摘、加工、包装将全部用乡亲们,我就是想通过这个项目,提高他们的收入。”“我们村有2万多亩耕地,0多亩盐碱地,这些盐碱地已经荒废了几十年,这次由内蒙古泽成青沐农业有限公司承包并种植珍珠油杏,不仅能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也能增加村民收入,同时也把先进的技术、理念带回来。今年珍珠油杏开花结果见到效益后,下一步,村委会准备把剩余的盐碱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和泽成青沐公司合作,由公司投入资金、技术、管理,大面积种植珍珠油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以产业带动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什力圪图村支书潘国平对该村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刘丽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