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9月1日,托克托县郝家窑村村民秦建民夫妇在为游客采摘葡萄。记者王磊摄

  9月1日,记者一行驱车从呼和浩特市区出发,一路向南,寻访魅力托克托,解锁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幸福密码”。

  站在托克托县郝家窑村黄河观景平台上远眺,河曲弯弯,古窑林立,小村庄的房前屋后绿意盈盈、瓜果飘香,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郝家窑村二虎农家乐,村民任秀清正在做她的拿手菜托县炖鱼。整条鱼刮鳞开腹改刀备用,胡麻油慢火炝锅,将托克托县辣椒的香味和色泽释放到极致。鱼入锅,以小茴香、花椒等佐味,小火慢炖2个小时,撒上葱花、香菜,汤浓鱼鲜,色泽明艳。

  凭借这道菜,任秀清夺得全县炖鱼厨艺比赛的“三连冠”。

  问她炖的鱼为啥好吃,任秀清笑着说:“家传总比学艺高。”

  任秀清的祖辈以打鱼为生。小时候她家天天吃鱼,久而久之,她10多岁就学会了炖鱼。

  任秀清一直想开家炖鱼店,但那时穷,现实难以支撑梦想。

  年,经多方筹措,她家的二虎农家乐终于开门迎客。

  在离农家乐不远的葡萄园里,任秀清的丈夫秦建民穿梭在葡萄架间,将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剪下,小心翼翼地放在箱子里。“昨天有人订了斤葡萄,一会儿就要来取。这单葡萄还没剪完,又来一单。”晨曦初露,秦建民便来到葡萄园忙碌,累并快乐着。

  背靠山梁、面临黄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形成了适宜葡萄种植的土壤,托克托县的葡萄皮薄、水分大、甜度高,有着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每年一入秋,郝家窑村的葡萄就供不应求。

  田园里种葡萄,农家乐迎宾客,秦建民家每年收入达25万元。

  “从没想过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开农家乐搞餐饮这一步走对了,以前我们住土房,4口人1年才收入1万元。如今,我家不仅在县城里买了楼房,今年还想给儿子换辆车。”盘算着自家的小日子,秦建民满怀憧憬。

  在秦建民的记忆里,十几年前,再好的葡萄每斤1元钱都卖不出去,葡萄成熟后,大部分烂在了地里。

  “曾经,我还骑自行车去呼和浩特市区卖过葡萄,先骑到县里,然后搭拉煤的大车到市里,最后再骑自行车沿街售卖。一次带斤左右,去掉成本也就赚30多元钱。”57岁的秦建民说,因为交通不便、游客稀少,销售跟不上,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的窘境,让村民们直叹气。

  近10年,郝家窑村迎来了转机。

  年,国家4A级旅游景区神泉生态旅游景区开放迎客,郝家窑村搭乘着旅游产业的“顺风车”,抓住机遇打机电井、硬化道路、挖标准鱼池,这个黄河边的小村庄一点点变了模样。

  年,郝家窑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行列。

  郝家窑村的特色葡萄种植面积由以前的亩增加至亩,并有亩鲤鱼养殖基地,加起来年销售额能达到多万元。

  “最关键的是山头绿了,环境美了,吸引了大批游客,村里人,人均年收入能达到3万元。”郝家窑村党支部书记秦建更看好未来的发展。

  为美丽乡村聚人气,让广大游客得实惠。村里33家农家乐及旅游相关产业还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此外,村里还投资建设了黄河湿地民俗馆,收藏展示以前用过的老物件,村民们茶余饭后在这里忆苦思甜、展望未来,游客也可以进去参观。

  诱人的炖鱼、满梁的瓜果、天然的景致,吸引来八方游客,村民们幸福地享受着“绿色银行”的馈赠。

  如今,这个黄河岸边的小村庄,走上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村民的生活就像葡萄一样甜。(记者周秀芳徐亚军宋爽)

责任编辑:石毅李国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772.html